查看原文
其他

二三放映室本学期首次回归——《黄金时代》观后回顾

书香华政 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 2023-07-10





10月20日下午,本学期第一期二三放映室正式回归。二三放映室是由图书馆与书志会联合创办的品牌观影活动,活动开展至今聚集了大批爱好观影活动的忠实粉丝,本次活动也吸引了20余位同学共同观影。


本年度的二三放映室主要聚焦影视艺术中的文学作品,本次活动精选了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为展映影片,全篇以独特的视角演绎了女作家萧红的一生。


在历时近三个小时的观影活动中,同学们屏息凝神、全情投入。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有颇多感慨,不仅近距离接触了萧红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历程,更在个体的命运下暗访了时代的背景与变迁。


本次观影活动不仅引导广大学生关注萧红这样一位传奇作家,也缓解了同学们平时学习的课业压力,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

线下活动圆满结束,

很多同学都深有启发,

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想说些什么呢?

《黄金时代》带给我的不是宏大价值观的震撼,而是在一处处细节之中刺痛神经,柔软心房。


 “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许鞍华在《黄金时代》中借女主演汤唯之口,说出她所理解的萧红。“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这段话来自萧红在日本旅居时寄给萧军的信,电影名“黄金时代”也因此而来,是怎样的“黄金时代”呢?此时萧红不仅经历着病痛的折磨,更甚的是,遭受与萧军感情破裂,恩师鲁迅去世,遭遇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痛楚。这样的“黄金时代”有了大不同的意味,感受到萧红忧郁又活泼,天真又纤弱的那一种令人感动和着迷的文人气质。


但整部电影,我很难看到萧红眼中的“黄金时代”。一部片子就像是萧红传奇人生经历的缩影。而这些经历,满是苦难,忧郁和痛苦,离家四处飘零,受人非议,被家暴,被出轨,两次丧子,被庸医误诊,痛苦地在炮火中死去。


萧红的人生经历充满苦难,但她的内心却充盈爱与自由,她的爱无比浓烈又毫无保留。也许这就是文艺片的奇妙之处,就像一种忽而入梦的心境,或者一种无缘故的感伤和一种微小的却很重的感受,在细节之处我感受到温情和幸福,二萧恋情初始大概是萧红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在商市街上,萧红的鞋带断了。她告诉萧军,萧军用玻璃割下了自己的鞋带,从容地给她系上。尽管物质极度匮乏,两人的精神却能相互满足,普通人的幸福也莫过于此啊!还有鲁迅先生和夫人与二萧彻夜长谈,两位前辈对二萧温情的关照和指导,环境昏暗又那么温暖。环境算安定,能安安静静写点东西,也许这才是萧红女士始终眷恋的世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


“习惯于粗犷的我,骤睹着她的苍白的脸,紧紧闭着的嘴唇,敏捷的动作和神经质的笑声,使我觉得很特别,而唤起许多回忆,但她的说话是很自然而直率的。我很奇怪作为一个作家的她,为什么会那样少于世故,大概女人都容易保有纯洁和幻想,或者也就同时显得有些稚嫩和软弱的原故吧。”这是丁玲初见萧红时对她的描写,我想,独具才华,又有着特立独行的可爱性格,这样一位女子,老天为何如此不公?又何以想象她所经历的痛苦,不禁令人感慨,喜欢和同情。但也是这些传奇经历,才有像《商市街》、《生死场》、《呼兰河传》这些作品的诞生吧。


这部传记式的电影,其间穿插萧红女士朋友对她“纪录片式”的讲述,让每一个时期的萧红都丰富而立体,这样一位女子的心境和遭遇深深被感知,让人有十分共情的感受。十分惭愧,看电影之前,我对萧红女士的了解还仅仅停留于印在教科书上的“左联的主要作家”,看完整部片子之后,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看看许知远先生口中“人们谁不知道饥寒和贫穷,可没人写的像她这样触目惊心”的《商市街》,看看鲁迅先生亲自作序的《生死场》,想多了解一点这个天真、纤弱又倔强的传奇民国女子,体会她在这世界的挣扎却有保有的爱和自由


—褚楚同学

提起萧红,坦白说,知之甚少。唯一在脑海中闪过的是《呼兰河传》中一些描写家里“自由”大花园的场景——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黄瓜愿意结一个果,就结一个果。若都不愿意,就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在这个园子里,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自由,是萧红一生的追求。这追求,也让她真真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听闻二三放映室将要观看讲述萧红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曾经点开百度输入“萧红”二字,第一个跳出来的搜索显示的就是“萧红和她的四个男人”。这正如萧红自己所想的,“我写的那些东西,以后还会不会有人看,但是我的绯闻,将会永远流传”。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她是一位私生活很浪漫的作家,但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她,更多的令人同情。与表哥陆哲舜的私奔,是对父亲封建安排的反抗,遭到抛弃后,又去投靠未婚夫汪恩甲,这是居无定所、众叛亲离的无奈。与萧军,是命中注定的相遇。她的一生跌宕起伏,一直在逃亡中度过。她与萧军在贫贱中相守,在患难中挣扎,在文学中战斗,最后也分道扬镳。在萧红还没意识到自己在文学中的成就时,曾问过萧军“如果那天在小旅馆你没有看到我写写画画,我们是不是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关系”,“如果我没有你想象的那种才能呢”


但事实上,聂绀弩曾说过,在创作上,萧红比萧军高,萧军写得比萧红深刻,但是可以看得出来,萧军完全是靠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来达到艺术的高度。而萧红是靠自己的感受还有天才在创作,这是很难得的。影片中,萧军因这些话而与萧红变得疏远,让萧红更加痛苦和寂寞。许广平女士评价萧红,处理问题时感情胜过理智,恰恰是如此。不同于萧军的不忠和讥笑,端木蕻良给了萧红一个名分,一个家。


萧红出生于1911年六月一日,那时候并没有儿童节之称,但萧红的纯洁、少于世故更像是一位天真的孩童。她一生追求自由,用力地活着,沉浸于创作,她写的人物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我们能感同身受人物的悲喜筋骨,好像就活在我们身边一样。影片中,萧红一直企盼的就是在安静的环境里写点东西罢了。萧红去日本修养的那段时间里,一如她所描述的,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没有一点经济上的压迫,那正是她的黄金时代


提起此,就不得不提到鲁迅先生对她的帮助。萧红的父亲待她吝啬而疏远,她的爱和温暖来源于他的祖父。但她的祖父去世后,她又被抛进冰冷和憎恶的世界。二萧初到上海,是鲁迅先生的资助改善他们的生活。鲁迅先生为二萧的第一部作品写序并帮助出版,这是知遇之恩。鲁迅先生召集上海的左翼作家,向他们介绍萧红的作品。他给予萧红久违的温暖。整个电影的色调是偏暗的,但在萧红回忆鲁迅评价她的红衣服这段,却意外的明媚灿烂。


不仅仅是鲁迅先生,从北到南的逃亡,一路上遇到白朗、罗峰、金剑啸、聂绀弩、胡风、梅志、蒋锡金等人,他们的帮助和鼓励,也让萧红或者说同在那个大江大海的时代的作家们,进入创作的黄金时代。


这部电影的叙述方式相当挑战观众的观影习惯,回忆的断续、朋友的叙述,让人既融入忘情又似乎隔离在外,冷静的看着那个时代和她的一生。这是电影创作中很少有的,也是我们在找寻的“落在影视艺术中的文学作品”。电影片段的拼接中留了一丝缝隙,更像是打开了一扇窗子,吸引我们再继续去探索这样一个大江大海的时代和其中这传奇的特立独行的女作家。我们看到的是由朋友的叙述建构而成的萧红,是那些热血文艺青年。知识分子的剪影。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萧红的逆向性自主选择的写作,不符合当时时代的要求。而面对她的生活,她说,若是痛得厉害了,皮肤流点血,也就麻木不觉了。她的作品,实是深藏在历史深处不死的花朵。也是如此,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温馨同学

很有幸通过二三放映室这个活动,让我有机会能沉下心来看完这部电影。看完后不禁感叹,这是一部被低估的好电影。


撇开电影对萧红的跌宕人生的展现不谈,我想说说电影在用色及声音展现方面的匠心之处。电影采用现代的影视色彩的表现力,用蓝绿和橙红两种主色调构成整部片子的基调,构建起那个新老交替的动荡年代背景。充满朝气、富有生命力和思想的年轻人,与现实黑暗的时代背景的桎梏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出那个时代年轻一代文化人的无奈和悲怆。


此外,电影对于声音细节的展现,也极大地提升了电影品质。从老地板的吱呀声中,在街头小贩的吆喝声中,均表现出那个时代的喧嚣和不安,给人一种全方位的视听享受。


—沈同学

还有更多观影的感悟与体验,无论你是现场观看影片的同学,亦或者是私下观看过本部影片的同学,我们都期待你们的观点、看法哦!

“小正”希望在留言区和大家互动哦~


“小正”最后会依照最终评论点赞数,前3名同学将会获得图书馆文创雨伞或帆布包一份!推文中的三位同学也可以获得我们相同的文创礼品哦!


活动截止日期:11.7

奖品领取地点:明珠楼(图书馆)A219沈老师处

奖品领取截止时间:11.10


撰稿:韩嘉欣

编辑:曲静


推荐阅读

图书馆松江党支部开展“蜗牛宝贝爱心小课堂”志愿助残服务

2021-11-02

秋天的第一间研讨室来了@你

2021-11-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